如何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 : 2012-07-10        文章来源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开篇就明确了: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上各种所谓的“和谐社会”有本质的不同。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不同国家、民族都曾有人用各自的语言对这样一种理想社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明确使用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但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原因在于诸多条件不具备。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存在着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马克思、恩格斯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最具代表性的那句话,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他们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尽管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都向往和谐社会,也出现过某些所谓的“太平盛世”;但是,由于存在阶级对立的对抗性矛盾,这一理想的社会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本质属性是一回事吗?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本质属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事物的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质,又反映基本特征,从这两个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呢?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及以前的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所以,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以上由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冷溶作答)  
怎样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和努力。在实践中,我们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地解决,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生命力和优越性之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活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构建和谐社会,没有社会的和谐就建设不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什么说和谐社会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从单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曾依据两个标准对社会形态做了两种划分。一是根据生产关系标准将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二是根据人的发展状况将社会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又是一种社会形态。这充分说明了两种不同社会形态的划分的内在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原则和要求显然是以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为基础的。同时,《决定》明确了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其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举措。这些内容拓展了把握社会形态的理论视野,是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我党先后形成了哪些重要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丰富。(以上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苏荣作答)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就意味着和谐”?  
    和谐,是指世间的事物处于均衡、协调、平顺的发展状态。由于社会主义致力于人的解放、幸福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这样的社会不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必然充满和谐性。社会主义就意味着和谐。早在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就撰写了《全世界和谐》一书,说明了和谐社会的制度与组织状况。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办“新和谐公社”,进行和谐社会实验。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直接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且指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曾经称赞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进一步彻底地主张,未来社会不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形成和谐的关系。  
    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社会?  
    在我们党提出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中,民主被列在首要位置,这透彻地揭示了民主问题与和谐社会具有极其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同时充分表明了民主对和谐社会其他特征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可言;实行民主,就是实现了最大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可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社会。  据此,我认为,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建设,或者说是政治建设。固然,经济建设是执政党的中心任务,但列宁在谈到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时曾经明确指出,任何经济问题都包含政治问题、体现政治问题;经济与政治相比,政治不能不占到首位;执政党无论何时都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看问题,要有政治眼光和战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无论是从国体还是从政体讲,构建和谐社会也都必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以上由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作答)  
    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对缓解贫富差距有什么重要作用?  
    当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公共服务的不到位和分配的不合理。例如,这些年教育与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大大高于中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并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因素之一。有学者估计,在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约为20%。2004年,我国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2:1,若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因素考虑在内,有学者估计我国城乡的实际收入之比已达5~6。按照这个分析,公共服务因素在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大概在30%~40%左右。因此,未来几年在进一步解决腐败问题的同时,要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为重点解决再分配问题,缓解贫富差距,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党内和谐”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党内和谐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概念。笔者认为,其含义是丰富的,但最主要的含义,应是指党内关系的和谐。具体地说,指党员与党员、党员个人与党组织、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各部分组织之间、党的领袖与党员、党的领导者与领导集体、常委会委员会与代表大会等方方面面的党内关系,包括党内权力结构设置、运行等,能够按照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大致和谐发展。  

    既然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那能否直接把党内的经验推广至社会?  
    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相比,有相通之处,但并不完全一样。党内有统一的宗旨、指导思想,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和纪律,内部整合的范围、内容不完全同于社会整合,整合的难度也相对小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层面。社会层面则要复杂得多,其思潮多元,价值观多样,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的社会的运行更有其独特的规律,不可以简单将党内经验照搬至社会。  但是,二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一是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其意义无论对党内还是党外,都是一样的。二是党员生活于社会中,社会问题必然要反映到党内来,党内问题也同样可以反映在社会中,解决党内问题对社会就有启示作用。三是在社会利益群体多元格局时代,党员的社会成分复杂化,与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是同步且同质的,对党内的整合与对社会的整合就有类同之处。四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中的骨干有许多人是共产党员,党内和谐有利于形成党对社会层面的有力领导。五是党风廉政状况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满意度,消除党内不良现象,构建和谐的党内关系,有利于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上由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作答)  


 

                                              

 
  【打 印】   【收 藏】   【关闭本页】  
京ICP备05014303号 版权所有:联合荣大企业集团